【又逢秋季落叶时】郁达夫中学八(7)班盛薇丹九月的天,高远而淡雅,宁静湛蓝,偶有丝缕纤云滑过,倦鸟归巢。晨暮出行,轻风阵阵,略感凉意,方知时日已秋。周末回到老家,屋后群山景色甚为奇丽,漫步山中,留连忘返。山中的小径,依旧蜿蜒曲折,铺满细碎的鹅卵石,但道旁的景色,却与夏季时大有不同。昔日山林中梧桐成片...
秋,一个美丽而又令人伤感的词语,似乎悲凉而萧条,有无限的思愁与怀念,但秋也带来凉意与爽快。“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秋风不仅带来了思念也吹下了落叶,一阵秋风一阵寒,掠去了炎与暑,带来了凉与寒。秋的脚步渐渐逼近,谁都能感受到秋天的凉意,走在路上似乎也不再有了草盛树荣之...
落叶,在诠释生命的意义。——题记在过去的十五年头里,春去秋来,看尽四季的变化。再逢秋季落叶时,还是感触颇深。火柴在结束生命前,点亮了一方黑暗,完成了使命。叶子在脱离母体时已播撒了一方清丽,但它没有停步,还得“化作春泥更护花”。在一次洗花的过程中,偶然发...
时光过得真快,总是让人来不及等待。当我还沉浸在夏的躁动与狂热时,秋就来了。它来得令人措手不及,但一定会有几分预兆。或许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步履匆匆,淹没在车水马龙中,早已看不见自然。秋带着一身清凉,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旁。吵人的蝉鸣被秋风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间草丛中蟋蟀舞曲。与往常一样,...
每周六,我都要乘公交车从乡村家里到富阳城里,又从富阳回到乡村。每周六,我都要经过富春江第一大桥,和富春江来个约会。但是,像今天这样,“偷得浮生半日闲”,透过车窗口,仔细观赏汹涌的“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观,品味“天下佳山水”的美景...
幼时,懵懂无知,学会了阅读书籍;年少,聪明伶俐,学会了阅读物质;而今,莘莘学子,学会了阅读情感。阅读母爱·伟大深冬,天气虽然晴朗,却仍然寒风刺骨。我裹紧临出门时妈妈替我围上的围巾,走向学校�D�D那令我喜爱又讨厌、依赖又反感的地方。到了学校,走进教室,身体暖和了许多,许是因为没了寒风,...
炎炎夏季,天气闷热得让人难以呼吸,估摸是要下雨。鬼使神差的,我拽着伞,迈出家门,想呼吸一些新鲜空气。然而外面也好不到哪里去,汽车尾气、烟味、人群中的汗味混在一起,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于是准备打道回府。忽然,我顿住了脚步。我看见了一片草地。草地本不是什么稀奇物,但它们能在闹市区里争取到地盘且长势良好,...
我恨他们——家里的三个人。我不喜欢爸爸,不喜欢他总是让我过早接触社会;我讨厌妈妈,讨厌在她的脑子里只有“学习、成绩”这两个词;我嫌弃妹妹,嫌弃她总是缠我个不停。但是,在我内心深处的声音是——我爱他们!曾记否,是您那笔直的手臂,驱...
幼时父亲曾带我去看过很多地方,福建、江苏、江西、安徽、四川、重庆、云南……也见了数不清的桥,或雄伟、或精巧、或厚重、或古朴、或简陋、或现代……但唯独令我情有独钟的,还是江南的桥。回想见到江南的桥时,年龄尚小,大约五六岁光景,但也许正是因此,才下...
走上大巴车,踏上了走读上海的旅程。嘴里哼着音乐,不知不觉到了上海,第一天的旅程是参观巴金故居,一座座古老的房屋,经过历史的洗礼,依然保存地那么完整。看着那一幅幅为巴老而创作的字画,不禁心生敬畏,仿佛巴老的灵魂依旧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接下来就是去外滩啦,我是真正感受到了上海的魅力,夜晚灯火通明,五彩斑斓...
窗外的雨,依旧在下,房间里,却不再平静……寂静的夜晚,一切都显得是那么随和,像是平静的湖面,安详而又荡漾。我突然发起高烧,像掉进了冰窖一样,感到全身十分寒冷。牙齿似马达般不停发抖。奶奶一下子慌了神,为我裹了几条被子,她把体温计塞进我的腋下,把我紧紧搂在怀里。一双慈爱的眼睛...
小时候,英雄二字在我心中所代表的是法力无边,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是保卫地球的擎天柱;稍大了一点,我心目中的英雄是消灭怪兽的奥特曼,是打击恐怖分子的钢铁侠;几年后,我心目中的英雄是抗日战争中的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将士们。渐渐地我发现,英雄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某人,每一个平凡的人,只要有一个勇敢的心,敢于...
你留着到眉前的短刘海,一对明亮的小眼睛中闪出狡黠的光来,小鼻头塌塌的,嘴唇红且薄,总是笑着的。你,我的妹妹,你可知道你是我最“讨厌“的人?每次我放学回家,你都会拿着刚洗完还湿湿的拖鞋给我,并帮我把我的脚塞进这湿鞋中,弄的袜子湿不说,脚也难受的不行。接着那双刚使劲扯我鞋的小手又...
在上学期末的“国学经典”社团展示课上,我荣幸地成为“百家小讲师”中的一员。许多种想法在我脑中做“斗争”:我应该讲人世间的真理《道德经》,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或是唐朝时期诗人不同的命运?几种想法在我脑海中闪过,我确定了最终...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功的背后是艰辛与困苦。但只有经历了坎坷,才能获得成功。所有,与其说是成功必将经历苦难,不如说是苦难成就了人生。“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告诉任安的,同样也在告诉世人。《史记》终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