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当之无愧是近些年的“时代热词”。从手机里配备的siri,到电脑系统中的“微软小冰”再至公共场所中一些起引导作用的小机器人,可见,人工智能不再是一个专业术语,它已完全融入进我们每人的日常生活中。
而前段时间,世界排名第一的“棋王”柯洁与“阿尔法狗”展开的人机大战更将全球人民对于科技的关注点推向一个新高潮。“阿尔法狗”近乎全胜的结果足以佐证人工智能技术日渐发达,它使机器贴近甚至超越了人的思维方式,这自然是可喜可贺的。但同时,也有不少人提出他们的担心:“人工智能在向我们靠近,我们是不是也正在向一台计算机靠近?正在以一种程序化的模式思考?”
这类顾虑并非杞人忧天。以旅游为例,如今我们决定目的地时,必定会事先查好有哪些热门景点,景点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而后,自然是直奔这些名胜,踩了踩古代先贤踏过的土地,粗略听了听导游讲解,一场旅行便画上句话。我自以为这是一种高效的旅行方法,直至偶然间拜读了一位名人大家的作文。他说自己曾随一位向导登山,路过一片竹林时,向导称这竹子叫“潇湘竹”,竹上的点点斑驳是湘妃的滴滴泪珠。待那位作家走近细看,发现竹子上竟是黄褐色的斑点。“湘妃是位绝代佳人,流下的却是黄浊老泪。悲哉!悲哉!”作家如是说。
前人说:“此山胜似仙女下凡,”我们便把这山唤为“仙女峰”;古人说:“此石奇也,宛如寿字。”我们变把这石称为“寿石”可我们都忘了,山、水、石、草、木、花,万物皆有灵性。览物之情的喜悲亦是因景而异“仙女下凡”和“寿”字许是出自百年前某几位乐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游人之想象,他们偶一转身邂逅了此山此石。
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轻而易举便能搜查到所有关于这些景物古代人们的描写,却也因此被这些大量的信息禁锢住了我们的思维、我们的初心。就像是编程计算机时,不论编写入什么代码,机器总能全盘接收。
失去了自主探索的精神,人就会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犹记少年时代的我们,也如同一台计算机——一台全新的最高陪着的计算机,像是全身长满全息的摄像头,能发现、放大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处。有着极速的搜索系统去联想过往自己的生活经历,超大的储存空间去探索这个世界。那时的我们,觉得世间一切均是稀奇的,去探寻世间万物,是我们的初心。我们会因为心境、时节、气候、环境的不同,产生出各类新奇的想法。我们不应该像计算机一样机械化思考,但我们着实应该像一台计算机一样全息化,全面地探索世界解放禁锢的初心,像一台崭新的计算机一样去探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