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会背着大书包,踏着“小橙”或是“小黄”城东城西满街跑。车辆的呼啸、路人的细语还有我的足迹,都随着我车轮的“飞驰”而过,散进风里去了——生活从未如此便捷。
我不再依赖于父母温馨舒适的小车,不再执着于人挤人的公交地铁,不再闲散地漫步街头……可惜的是,有时我也总希望车轮转得慢一些,让我能够多闻一丝儿路边小摊刚摊的煎饼暖暖的香味儿,让我能够与书报亭的老板娘聊聊最近的故事,让我能够听完拨着琴弦一头乱发的流浪歌手新谱的歌……至少让我看清与我擦肩而过路人的容颜。
都太快了……。
“共享资源”袭卷我们的城市,巧用科技为我们生活选择了又一次加速进程,或许人总是难以满足吧,疾速穿过街道时,跨下共享单车时,不知你是否会有我的失落。
没有人说我们是游子,但这份漂泊、陌生足以使我们染上游子的心境,更何况游子有机会驻足“小桥流水人家”而惆怅赋诗,而你我紧跟时代潮流的步伐的同时,还来不及思考如何自处,便“流浪”至下一个目的地。
就是这样一群人们于千千万万年前驻扎在世界的版图、国家的版图之上,于一方水土至另一方水土,共享着所有资源直至如今。一山一水又何尝不是共享资源?事实是,作为同一星球上的我们从未脱离过资源共享,为什么如今这一概念如此盛行?我想,或许就是这份游子的心境在作祟。每一个人于互联网的洪流之中,看似越来越靠近,每一颗心在冰冷电子屏幕所焕发出来的色彩面前,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因而急于想要再创造一些我们“共同”的东西,以缓解这种渐行渐远的无力感。阿兰说:所有对金钱、权力的追求,都是以“爱”为根本目的的,不以爱为根本目的的追名逐利没有意义。随波向前的我们心中的孤独恰恰指向爱——如何去爱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使用过的资源,如何将自己的爱与温度保存在这份共享之中。我们像一群游子,带着身与心的孤独感与无处安放的爱。
而这一切,恰巧造就了另一种共同——属于共享时代、信息时代中所有人内心深处的共同情感。21世纪,一个由科技领导着生活进步、思想进步的时代。早在明代,便有一位从名利场的光芒万丈跌入尘土中的人,于寺庙深处呐喊着告诉过我们“天理”即是“人欲”,便笑着、漂泊着继续向前。从此,王守仁不再迷惘、不再孤独,因为曾苦若追寻“格物穷理”的理就在心中。
人生本就是蜉蝣寄天地,身处这个时代,我便成为我;我们都是我们,因而造就这个时代。“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朝代更迭直至今日,全人类资源共享的背后有共同的情感归宿。
无论身处何方,心中有归宿,身便不再流浪。
车轮扬起的沙尘,不再乱我眼中之景,霓虹依旧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