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的日光灯发出的光线在白昼里模糊一片,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会注意到它不曾熄灭过,冷清的光线照在身上,周围是堆得很高的书堆,课桌里堆不下的是哪一年没有记忆的试卷。在夏天和冬天的交错中,你的视线明明灭灭,从树阴之下穿行而过,书包倾斜在肩上,旁边是漂亮的山地车。每个夏天的中午,这个城市都会格外安静,像是沉睡...
这是一个静谧的夜晚,天很黑很黑,帅气的路灯发出了柔和的光芒。在夜间让我看到了天亮的希望。无法入眠,虽然已经很疲惫了。天很冷,尤其是在这个孤寂的的夜里。空荡荡的房间显得异常冷清。着也许就是选择独处的结果吧!孤寂,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正在享受着的苦茶,味道固然不妙,但离开了又不可以。我披着衣服站在诺大的窗前...
一点残红欲尽时,咋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调宝瑟,搬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题记抬头望云,疏疏落落;低头凝视,愁肠满结。自从京城的繁华不在,病中的他,消瘦如西风中的落叶。狂风一卷,我的爱再没有停泊的彼岸。我一次又一次地寻觅,那冷落清秋节中的...
“当”,凌晨一点钟,墙上的钟声敲响了,望着远方的钟楼,倚在椅子上的我不禁觉得眼睛酸痛,伸个懒腰,双手撑着脸颊,望着窗外的夜景,繁华的街市,灯火通明,在另一边树枝上的乌鸦传来遥远的哀鸣声,夜静得出奇,只要有一丝风吹草动都让人觉得像是故意弄出的声音……星星依偎在月亮的周围,好像在听它讲故事,一晚上的故事...
风华绝代!这本不是个适合形容男子的词语,而我却想不出一个词来代替。风行风止,云起云灭,那一代传奇,我只找得到这一个词。那随风而舞的白衣,仿佛有月华流动的衣襟,深碧色的双目,额环上血红色的宝石,那是我们的祭司,宛若天神的祭司。我们的祭司可以狂放无比,傲然自信,睥睨天地。然而在那长得望不到边的岁月中,那...
每隔四天,村西头总会出现他的身影。恰逢此时,被妈妈逼得无奈的我,拎着一双破的不能再破的塑料凉鞋,垂头丧气一步一步的捱到村西头,将鞋子一甩,相隔五步距离,鞋子飞到了鞋匠的面前,一只反着,一只歪了,“快给修修!”我甩下一句话。他抬眼看我一眼,没有说话只是笑笑,点点头,仍然不停手中的活,那么熟练那么沉着,...
2029年,我踏上了飞往美国的班机。那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十年寒窗,总算没有付之东流,我现在是一名出色的北大教授,我要去国外学习未来的高科技知识。回忆这五年来,我在北大与师生们一起生活、学习,别有一番情趣,领略了北大特有的学术氛围,亲身体会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韵味。我虽然是北大物理...
秋天的风动吹走了夏天的清凉,从此再也没有了一丝的温暖,似乎我在这停留的时间将要来临,离开这里走向社会迎接新的生活新的的挑战。明天就要离开这里。似乎有点留恋,留恋这里的生活,留恋这里的师生情,我望不了你们,我的兄弟姐妹。是啊!三年的时光就是这么快,匆匆一晃而过,还没等我泡好一杯热茶喝上一口便要离开了,...
坐上去抚仙湖的汽车,心里充满的激动,毕竟,抚仙湖只在我的想象中出现过。认识它,应该是从生物课上,老师讲抚仙湖里的微生物。车子在平坦的公路上奔驰,窗外的景色不断向后面移去。导游调动着气氛。同学们也开始了活动,先是唱歌后玩游戏,游戏“洞房花烛夜”玩得大家不亦乐乎,一个个笑得东倒西歪。很快地。就到了目的地...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在这个高考失利后的三个月里,我不曾写下关于自己高考后的只言片语.虽有几篇这三个月里上传的文章,但都是高考前写的.我是多么的不情愿用转眼这个词,但偌大的词海,我不知道除了它哪个词语更适合.日月如梭,光阴似箭,白驹过隙吗?不,这些都不能真实的表达我这三个月来经历的鄙夷的目光与成长的蜕变...
我们正年轻,梦想的翅膀不断飞翔承载着我的的希望,学校是通向美好未来的路,是我们享受人生的路,我们在不断地拼搏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五彩的缤纷的烟花,在向我们宣誓我们的青春,熟悉的走廊,熟悉的微风,熟悉的阳光,唯一陌生的是教室门口上的班牌多出来的那一横,那不仅仅是一道横而是标志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有在学校成...
梦醒后,我选择黑夜。友人散后,我选择孤寂,而你走后,我选择一个谜底。认不清何年何月,我的生命习惯有你,你在的时候,看着你,不在的时候,念着你,那些日子我好年轻,年轻的如同一朵流过的雨云,便是浪花,我说我要是闲云,你便是野鹤。你说世界只有我,我说有你就有世界。那时刻,启明星在我们手中变得羞涩,潮汐的花...
灰黑的图片,灰黑的背景,忧郁的文字,充斥着我们的世界。对,我们有着张扬的青春,在我们这一代张扬个性。但,我们与80后、70后相比的特别之处就是忧郁么?父母与我们有着代沟,或大,或小。学业就像石头压着我们,或轻,或重。可是,难道80后、70后就没有压力,没有烦恼么?在社会看来,我们90后最大的特点是无...
现在有一个大家都在普遍探讨的问题,就是文理是否应该分家。作为“当事人”的我,颇有感触。有人问为什么“诺”总与我们无缘,他们自己的回答是因为中国高中教育阶段的文理分导致的。文理分科导致学理科的人才们没有人文气息。呵呵?为什么中国的“诺”奖的都是到国外去的华侨?我想问:到国外去的华侨都在国外去吸收过人文...
我赊给九月一壶漂泊,背上行囊,踏上人生的又一旅程。——写在前面转眼三个月过去了,在这个高考失利后的三个月里,我不曾写下关于自己高考后的只言片语。虽有几篇这三个月里上传的文章,但都是高考前写的。我是多么的不情愿用转眼这个词,但偌大的词海,我不知道除了它哪个词语更适合。日月如梭,光阴似箭,白驹过隙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