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是如此寻常,又是如此常见,不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也正是因为常见,小草经常被人们所忽视。但是,小草是不平凡的。又是春暖花开日,人们往往不禁去赞赏那柳色的朦胧和桃花的绚烂。可是谁会注意到,是路边墙角的几株小草率先抽出稚嫩的绿叶,捎来了春天又至的消息。夏天的草儿格外旺盛,一片连着一片,连...
你不言不语,却胜过千言万语。——题记与书的相遇是那个嘈杂喧嚣的明亮清晨。幼儿园的入学日,一眼望去尽是哭泣吵闹,扯着大人衣角、拽着楼梯栏杆的孩童。人潮之中兀自前进的我却静静地随着家人来到仍空落落的教室,静静地坐下拿出书,不紧不慢地翻开看。这是很奇妙的事情啊—&mda...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云夕阳风光好,一树霞叶自在飘。——题记秋游唐岛湾,被如诗如画的秋景所深深打动。秋之美,是这世上珍贵的一抹温柔……秋之美,美在秋之白云。秋天的云是纯白的,没有一丝杂质的透彻。不像春天的时常阴雨、夏日的烈日当空、冬天的...
我对校门的印象一直是温暖亲切的,像清晨的光,像黄昏的霞。它带给我的那些闪光的回忆,实在久久难以忘怀。初入校园,这道门是陌生的,却也是美丽的。它与我见过的任何一道门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宏伟而又青春,洋溢着蓬勃的光华。一个又一个早晨,一次又一次被它拥入怀中,旭日初升,一切都刚刚好。我渐渐习惯了它的存在,它...
这是一篇毫无套路的文字,我只想告诉你们,我对你们的感情是怎样的,我尽可能拿出我的真挚,诉真情。十二年了——你们在我的生命里印下深深的印迹。人说爱是习惯,没错,我已习惯了妈妈你忽晴忽雨的小性子,也习惯了爸爸你不是处女座胜似处女座的“强迫症”&hellip...
“锦瑟微澜棹影开,花灯明灭夜徘徊。一池春水胭脂色,流到前朝梦里来。”秦淮河——南京的代表,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墨客吟咏。悠悠秦淮河,集悠久的历史,旖旎的景色,纷呈的故事于一身,在人们心中是不可磨灭的存在。秦淮河占地面积2631平方公里,全长110公里,为长...
手摸着华丽的丝绸,脑海里浮现却是蚕宝宝。早在三千年以来,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开始饲养家蚕宝宝了,生产了蚕丝,并制成了一条条丝绸如肌的丝绸,造就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而到了我们这个年代,蚕宝宝依旧那么伟大,它们还在为我们不断的做着贡献。在我家中竟也有着这么几只小可爱,在我的印...
亲爱的爸爸:您就像一本书,很厚很厚的书,有时让人琢磨不透,但有时却能让我受益匪浅。小时候,亲戚来家中吃饭,他们大口吃着饭菜,不时还互相大声的笑着,见他们笑的不亦乐乎,我也像他们那样大声嚷嚷起来。这时,您给了我一个眼色看。小时候因为您打过我,所以我很怕您。我不想再吃一次苦头,就收敛了我“豪...
亲爱的老徐:第一次听我这么称呼你吧,这时,你一定瞪大着眼睛,双手叉腰,佯装生气地对我说:“没大没小的!”然后,你嘴一抿,眼睛半眯,活生生成了一尊笑佛,对着你我总是不禁要笑,因为我们的关系是“父女加闺蜜”。你还记得吗?在你刚进入工作单位时,总说不出一口字...
亲爱的爸爸:您好!您是一本属于我的哲学书,我一页一页地读,直到现在才读懂一点点。我五岁,您似乎只有十岁,我们都爱玩乐。还记得那一幕,一个小小的“肉团子”“滚”到您的脖子上。走街串巷,脚步不息。您总是作势要把我甩下来,总逗得我咯咯笑。小时候的您,似乎也是...
父亲像书,其中不乏许多精彩片段,也总有我读不懂的地方。从我有意识开始,便翻开了这本书的第一页,懵懂的我,极力去读却不懂他。当我翻开他时,便不曾合上。小学时,我对神秘的他有了初步的印象:他是辛苦的,他在工作,不能常年在家。休假时,会来与我们团聚。他依然精神焕发。蹉跎的岁月悄然划过,我已将他翻阅了厚厚的...
我借助着昏暗的灯光,从门中我看见了一双满含泪水的眼睛。泪顺着皱纹的眼角慢慢地滑了下来,落在了她的手臂上。一滴,两滴,三滴……。我靠着墙,慢慢地蹲了下来,坐在地上。她为什么哭?是为了我么?是为了我那可怜的成绩吗?还是……。我当时静不下来。她不是说...
走在马路上,看见了家家商店摆出了许多漂亮的花,是康乃馨吧!“老板,我要一枝康乃馨!”“好的,小朋友,这是送给你妈妈的吧!”老板笑眯眯看着小姑娘,手中也是忙活不停。“对啊,今天是‘母亲节’,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哦,对了...
书,对我们是大有裨益的。阅读,是一种习惯,是需要长期养成的。首先,要主动读书。要对书内的内容、知识有一种渴望,想要使自己的生活、知识、精神丰盈起来。若一个人不想读书,心思闲游,就算你如何强迫他,他都不会去认真读书,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想必一定是痛苦的。所以,读书是强求不得的。其次,要有浓厚的兴趣。所谓...
记得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唯一值钱的家具就是墙角那个大大的书柜了,书柜上摆放的各类书籍却成了幼小的我最最好奇与喜爱的地方。那个年代,父亲也算得上文人了,经常抱着各种各样的书在灯下苦读,知道我家藏书多,也有爱读书的街坊邻居前来借书,父亲总是乐呵呵的拿给借的人,再三叮嘱要爱惜,过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