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是充满“不同”之间的碰撞。孟子说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有人认为,展开辩论才能走向统一;也有人认为改变艰难,不如在沉默中存异。我认为,在交锋的火花中才会迸出真理,面对不同观点立场,我们应展开辩论,理越辩越明。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一定也坚守着“理越辩越明”的观点。为了寻求真理,他常常在集市中、在大街上拦住行人,向他们发问并要求回答。对待学生,他依旧以问引导,在“问”中引发思考,在“辩”中深化思考。在辩论中,我们的目光不囿于自己的观点,而是放开眼界,向对立面中寻找正误。在不断向外探索的过程中同时向内审视,辩论强迫我们看见对方优点的同时看见自己的缺点。如此,我们才能更加完善自己的认知,去粗取精,吐故纳新。
诚然,人都有“先入为主”的陋习,心理学家们在调查后也发现:人们往往只愿意从外界中接收与自己相同的观点,对于不和之声则直接屏蔽。更有许多人顽固自我,改变他们的立场难如登天。但这并非放弃辩论的原因。
冥顽不灵者、按图索骥者毕竟只是少数。尽管改变是艰难的,自我封闭而拒绝改变之人却着实只是少数。因少数人而否定整体,因辩论失败便索性放弃辩论,不免过于悲观,也过于轻言放弃了。如果只因对方立场难以改变便保持沉默,将再无文化交融、思想碰撞;再难有灵魂与灵魂激荡泛起的涟漪;每个人坐井观天,仿佛河伯一般“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实则贻笑大方。
那么,在面对不同时,我们究竟应如何应对呢?
越愿意表达自我,越愿意分享思想的人,常常更正确。他们不畏惧辩论,敢于挑起辩论,敢于接受辩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时时辩论,从他人的思想中汲取最新鲜的养分,才能保持自己思想的鲜活。但同时,我们也应谨记“求同存异”。辩论的目的是明理,绝非追求万人统一的思想。理越辩越明,在交锋中获得更清晰的道理与认知是终极目的,却并不能因此强求他人,面对自守者强硬地敲开他的脑壳。只求同不存异便容易陷入《1984》中的思想集权,多么可怕!
综上,面对不同,应勇于与之辩论,才能获得明晰的事理,获得鲜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