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到达了马尔代夫,这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外面雨下得很大,什么也看不见。雨点如子弹打在了茂密的树叶子上,卷着海浪的声音充斥在湿润的空气里。清晨的阳光是从大海上升起的,霎时照亮了每一个角落,抬头便可看见,波光粼粼的海面,层层叠叠的,海风在我耳畔持久不断地响着,我们当即决定要下海了。...
说起家风,很自然的想起妈妈对我讲过的一个故事。据说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您在老师那里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育吗?”孔鲤说:“并没有,不过有一次在家中穿庭而过,父亲问我学诗了吗?我答没有。他说,不学诗,无以言。过了几日,父亲又问我学礼了吗?我答没有。他...
生命中最美的景致不是浓墨重彩地渲染,而是砥砺前行中静听花开的声音。——引子夜色朦胧,灯火阑珊,我们依然在路上。不知不觉,儿子学琴已四年半了。一路走来,我们有过辛酸,有过快乐,但更多的是不忘初心,永不言弃。孩子除了周天上一节钢琴课外,每周一、三、五下午放学还要行色匆匆地奔赴钢琴...
水火不相容,这似乎是永恒的真理,也没有人对此产生质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因为我和妈妈之间的个性差异,经常对事物的看法、观点和内心感受迥异,相互不理解,让我感觉我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也情同水火,势不两立,她说她的,我做我的,我行我素,妈妈也经常恨的牙痒痒,拿我也没什么办法,我也有点小得意。拖拉的毛病一直困...
【快乐】(孙飞阳)快乐对人有可能是平平常常的,也有可能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可能是内心的动力。我觉得快乐对我而言是拼搏的一种动力,是成功的瞬间,是永恒的记忆。我记得有一次考试,老师提前让我们回家复习,于是我回到家以后,马上就写完了作业,开始看数学老师给我们讲的重点题与难点题,我在家里认真的复习,回想着老...
【我的妹妹】郭熠佳我有一个妹妹,她叫郭亦宸,马上就2岁了。由于长得慢,所以她看起来比同龄人小一些。她有着明如玻璃一般的眼睛,腮帮子鼓鼓的,像一个桃子,还有一个小小的嘴巴。她的手和脚都很小,所以一开始学走路的时候摇摇晃晃,好像支撑不住身体一样。她有时候十分调皮。有一次,妈妈正在准备做饭,系着围裙。妹妹...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常常喜欢唱着这首歌,去品味父爱的深沉。小时候,我印象中感觉母亲是最亲的人。放了学,我飞奔回家,眉飞色舞地把我在学校的趣事见闻说给妈妈;考试考好了,我兴高采烈地把喜报给妈妈递上;与同学闹矛盾了,我哭丧着脸...
我是一只丑小鸭,没有招人喜爱的华丽的外表,没有惹人赞赏的优雅的气质,也没有巧舌如簧涂满了蜜的嘴巴,所以常躲在少有人的某个角落,羡慕地打量着舞台上形形色色的各路人马。别人舞蹈,我鼓掌;别人唱歌,我鼓掌;别人受表扬,我更是两脸通红地把两手拍的发麻……闭了眼,那分明就是我的舞蹈...
一月的北京,冷,白,静,好像大地上所有声音都被这松软的雪地吸去一样。从小生活在北京的堂哥已经大学毕业,这次北京之旅,他全程陪同我们。我们住在胡同里的一家民宿。五点钟左右,天未亮,手推车的声音从隔音不是很好的窗边传来。车轮声与脚踩在雪地上的吱嘎声渐渐清晰。忽然,一段响亮的吆喝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ld...
“还有皇帝?皇帝是秦始皇?那不就是秦朝吗?”我惊讶地张着嘴,看着眼前这个服饰奇异的小丫头,突然发现自己也穿着这类有宽袖大摆的衣服。“那不然呢?你是发烧烧糊涂了吧?这里当然是秦朝啦!哈哈……”又长又宽大的袖子掩住了她的笑,却挡...
时空房,你听过吗?没错,那就是我与姐姐的卧室。喂,你可别笑我十岁了都跟姐姐睡,谁叫我家没位置呢?不过,我可以带你参观一下我的时空房,来,跟我走吧!我与姐姐的卧室可真是有两个时空——早上起床,六点半多姐姐就起来了,等我七点起床时,姐姐的床上早就空空如也。有时我要上培训班,她不用...
(一)简介在一片小森林,那是一片会发光的森林。那儿住着许多可爱生物,会发光的树叶,透明的小屋,亮闪闪的地面……在那片小森林里,什么生物都有生命,而且还会说话。每到过节时,那儿总会放烟花,同学聚会还会过节日的习俗。那儿的村长是长胡子先生,那儿的幼儿园,小学,初中&helli...
“小黑,看,那边有一大片聚在一起的‘黄色叶子’。我俩一起跳上去。”小绒球玩心大起。“一、二、三,跳。”我们一起跳上叶堆,我摸了摸叶子,软绵绵的,和我们的毛一样光滑。咦,这不像是叶子!就在我疑惑时,叶堆瞬间跳动起来—&...
清晨,沾着新鲜雨水的几声鸟啼将我唤醒。我拿手揉开惺忪睡眼,却见浅蓝色窗帘缝隙间并无晨曦投入,慢慢启动大脑,这才算到如今已是冬至,夜长而昼短。倚着栏杆,缓缓地挪下楼去,却见厨房已是一片温煦。母亲细碎的鬃发从耳后垂下,低头在细细切着什么,麻布的天青色围裙在身前随着节奏摇晃,母亲见我进来,满脸带笑又不失得...
我们这一代并非不懂方言,但说出口的往往是些夹生的方言,生硬而不自然。我以前也尝试过用土话与父母交流,却被他们戏称为“外国腔调”,几次之后只好作罢。是啊,在如此重视标准普通话教育的今天,许多父母早就不愿一字一句地教给孩子乡音了——这种无益于学习成绩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