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无事,就打开好久不玩的连连看,在寻找的过程中体会释放压力的快感。过了一会,老妈和做完作业的外甥女一起参与了进来,她们一会儿帮我点点这个,一会儿又指指那个,图片消除的速度一下快了很多,可是我却发现,自己寻找图片的意识和能力都迅速下降,成为了一个机械地操作鼠标的玩家。由此,我突然联想到了课堂上的一些现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常常在说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可是当我们看到学生遇到问题时,总是很急切地想要帮他们解决,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上,学生答不出来,站在那里尴尬,老师又很想让学生说出自己预设好的答案,于是,一引再引,甚至将答案自己说了出来,经验不足的新老师就更是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因此,我们要多听听优秀老师的课,学习并借鉴他们在引导学生方面的做法。
前段时间听了本校梁春萍老师执教的《古诗两首》,她在引导学生方面的许多做法就给了我很好的提示。“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这句诗中的“朝”和“舍”是两个容易读错的字,在教学中,第一个站起来读的学生也确实读错了,这时梁老师没有马上把正确的读音告诉他,而是要求学生去查查字典,从理解多音字字义出发来找出正确的读音。在老师的提点和鼓励下,学生很快知道了,“朝”在诗中表示“早晨”,所以读“zhāo”,而“舍”在表示“房子”的意思时读作“shè”。通过这样一种自主的学习,学生不仅搞懂了诗中这两个字的读音,而且学到了用字义判断多音字读音的方法,还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快乐和满足。这一举多得的方法难道不比直接告诉学生好太多吗?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去实践、去保护,切不要让自己变为养成学生惰性思维的“侩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