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变化无穷,是为变易;常识由生活而来,经久适用,是为不易 ...
汪曾祺先生写过《葡萄月令》,似乎只要缀上月令一词,便可以附庸先生的风雅,也能智慧一回。昨天是芒种,蚕老麦黄一伏时。庄稼人是要有智慧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得有讲究,乱不得。惊蛰了。惊蛰怎么看都是欣欣向荣的一个词 ...
推开庄子的门,他不在。本想与他交谈,可惜,他不在。我漫步于草庐旁,落叶已积了八层。他真的在这里住过吗?还是让他的智慧随着自己的身影飘走了?不,我可以证明他在这儿住过。循声望去,原来是池中探出头的鱼 ...
去年是父亲七十寿辰。在我们乡下有逢十必大肆操办的习俗,何况父亲还有我这样一个略有点儿名声和出息的儿子。父亲有三个孩子:大哥、姐姐和我。大哥交游广阔,朋友多,强烈要求大办。姐姐也认为可以回收一些份子钱。父亲爱热闹,又是他的寿辰,自不必说。母亲支持由大哥来操办 ...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句话倒是惯常听到的,再熟悉不过了,拜高考所赐,又知道了原来还有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说法。初听,甚是蹊跷,有话才能长,无话自然短,怎么反是有话须短,无话却长了呢?今年江苏高考的作文题目也够绕口的,话说难道是位钟情哲学的老师出的题目么?哈哈 ...
语文其而言是语言与文学是比较书面的语言阐述。中国历史悠久,人员众多。从嘤嘤学语开始,我们已经在了解了解语文,学习语文,探究语文。幼儿园老师教我们怎样说话是礼貌文明,小学老师教我们怎样说话是流利通畅,初中老师教我们怎样说话是优美风趣 ...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那记忆的深处,曾流传着一句歌谣,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外公的抽屉里,有一本书皮已经花黄,但却保养得很好的书,那是王羲之笔迹的小楷《乐毅论》。年幼的我不知这是外公的宝贝,拿起来用放大镜逐个字逐笔认真的研究起来 ...
话题48:朋友朋友,是我们平时使用最普通、最得心应手的一个词,是你在什么时候想用都可以信手拈来的一种称呼。朋友这个词之所以让人轻松,是因为可以组合,就像一套高档的组合家具,放在一起,有一种整体美;单个摆放,有一种独立美。请以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
曾记得,小时候的我,常坐在你肩头,你的双手紧握着我的小手,我只觉察到你的那双手比我的手大出了许多;你就是那时我心目中的战神Mars,无可匹敌;曾记得,某个严冬的夜晚,寒风里飘舞着雪花,你背着我,一步一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地上的积雪在你的脚下嚓嚓地响 ...
听,那是星星在歌唱,看,那是云儿在跳舞,是寂静的夜晚,因为有你,所以温暖,妈妈,您现在在哪?妈妈,您能听到我的呼唤吗?妈妈,您还好吧。高三:艾丰 ...
话题18:快乐《读者》杂志曾刊载过署名凡夫的一篇精美短文――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
那一刻当我从妈妈的肚子里蹦出来。就已经命中注定我要和祖国一起成长。这五千年来,我们的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连绵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我们的祖国经历过兴旺、衰亡 ...
微写作从下面三个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①学校开展走进西城系列活动,请你写一段文字,向大家介绍某一名人故居、博物馆或特色街道等。要求言之有物,条理清楚。150字左右 ...
微写作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家山》中说,地坛是史铁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某个地方也与某个人物关系密切。请从下列提示中任选一个,谈谈你对文学作品中这种关系的理解。180字左右 ...
微写作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①《苏格兰的风》的作者因电影《勇敢的心》想起了苏格兰勇士的形象。许多经典着作也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勇士形象,如夏瑜(《药》)、许云峰(《红岩》)和田晓霞(《平凡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