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那棵槐树,总是蓊蓊郁郁。我仿佛还能看见阳光倾泻的瀑布,一如无数个浸满槐香的下午。在奶奶家小小的院落,居然长了那样高大的一课槐花树,这是件奇事;而这槐花经久不衰十里飘香,又是件奇事。这槐树高大之势,像撑开一片门楣,邻人常说,这是棵福树呢。就好像大多数诗人笔下的桥和月光,带着故乡的迷茫惆怅,那株...
白玫瑰就像是林佩瑶的缩影,从盛开到凋谢,折射了林佩瑶的一生。林佩瑶是《子夜》中最具悲剧性的人物。当她还是“密司林”的时候,她就宛如田野里那刚刚绽放的白玫瑰,温文尔雅,浑身散发着仙气,有着绰约的风姿。享受着“五四”的春风,品味着莎士比亚的《海风引舟曲》。...
有人问不浮躁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我说是你有广厦千间良田万亩,每天叼着牙签收租好不快活,每天能够安心睡觉不去想人家的鲍鱼晚宴,跑步时也不想着发朋友圈炫耀,旅游时不忙着拍照而是将美景收进眼底记在心里。多年后你我相遇我感受到你发丝间的清凉,你察觉到岁月在我身上留下的静谧,如此安好。不汲汲于名贵,当我们越是忙...
趁阳光正好,时光未老,用心体会,亲手栽下属于自己的芬芳。——题记曾经读过一句诗:“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很是喜欢。菱角长在淤泥深处,却如荷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菱角虽不如荷花的芬芳动人,却有自己甘甜润口之美感。菱角...
“落梅风骨,秋水文章。”喜欢白落梅,觉得她的名字很有意境。一场淫雨,带落枝头的红梅,给洁白的大地点上朱心红砂。她的文章,似那幽香,暗自浮动。初识她的第一本散文便是《你是锦瑟,我为流年》。在她的笔下我结识那位在滚滚红尘中踽踽独行的女子——三毛,领略了她的...
风过,树动,尘飞。只钟爱于追风的快感,而我想添列于追风者中,共同向着理想前进。所谓的“追风者”应该就是追求自己理想的人。而“风”就像理想一样,一把抓住,手中只有一丝丝风的凉意,两手还是空空。但我们可以追风,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断向远方前进。我认为追风...
我站在古屋长廊上,思索着自己身在何方。脚下的青石板看不到尽头,廊外水声潺潺,空翠烟霏。这,是入梦旧忆。这岁月长廊,承载旧忆,也预留未来。款款烟雨,我梦回旧忆。几步开外,便是一扇雕花木门,推开追寻旧忆。寒冬腊月,絮飞飘雪,爆竹声重重。屋内灯火绰绰,昏黄灯光打在母亲脸上,一缕碎发落于耳边。一个个精致如同...
总有人说有些人事物难免会离我们而去,而我们又不忍心就此看着他们渐渐淡出视线。留下一瞬间的美好便成为人们的追求。有人选择用文字,而我,更愿意用手中的相机。春天的雨遇不上秋天的枫叶,而我们可以窗外漫天飞雪时坐在家里翻看着春雨和红枫。这就是美好。当一个人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不仅想留下自己的足迹,还想用拍照...
爱有很多种,百转千回。我时常希望,会出现一个很爱很爱我的人,可以为我做任何事,可以包容我的任性与过错,当然还要足够的优秀。想到这里,我总会摇摇头,一笑了之。生活可不是小说,生活中不会存在这么多的巧合。但我还是觉得身边有一些人在爱我,比如说,我的舍友们。我生性浮躁且做事迟钝又不敢担当,这些他们都知道,...
她站在窗前,像是站在深不见底的悬崖边,不,准确说是站在了死亡的边缘。她,单薄的身子藏在宽大的病服下,俏脸苍白如纸。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她的样子,其实走进她的病房是一个意外。外公生病住院,我是来看他的,他的病房在三楼,而我爬到二楼就去找病房,右边第三间。嗯,就是这样,我与她结识了。她察觉到我,转身问我:&...
我的父亲,沉默寡言,不爱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就是一块“木头”,沉闷无比。可是直到一年前,我才真正了解了我的父亲和他那埋藏在心底的对我的爱。依旧是一个繁忙的傍晚,我正吃着饭,准备上学。忽地手机微信“叮咚”一声,对话框弹出,是母亲发来的一个视频,很短,...
说起《神木》,便想到“你脚踩的地狱只是天堂的倒影”一话,更觉“脚踩天堂,实为地狱”来形容此书比较贴切。读完刘庆邦的《神木》,我久久不能平息,内心迸发出一系列疑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非得是这样?”&...
柠檬,是酸的深刻的,回味却又有着甜的。我们毕业了,离开了昔日同窗好友,离开了日日谆谆教诲我们的老师,离开了绿色生机的母校。那段高三二一起奋斗,一起奔赴考场,一起聚会开怀的时间,已经随着夏风离我们渐行渐远了。那是一段柠檬味道的时间。回顾过往如品一杯柠檬水,酸甜的滋味一同在味蕾上跳动,心里是不舍的酸楚,...
被利益驱遣的人心犹如碗壁的弹珠,一不留神便会坠入深渊。仅仅是面对一把斧头,人就忘乎所以,大难临头时却想着独善其身,几乎把“同甘共苦”这个词扭曲得惨不忍睹。归根结底,是对非分利益的渴望驱动着人心向黑暗处摆动。人几乎是世上最会自欺欺人的生物了,口口声声为追求更大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七堇年有言:“生活总与刻薄与荒芜相欺。”苟日新,日日新。先进快捷的科技为我们带来无法衡量的便利,却同时以浮夸繁华蒙蔽人们的双眼。看见的只有荒诞的外壳,失去的却是一份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时代日新月异,人心在随之改变,文风亦是如此。现如今类似于子虚乌有、夸大其词的文章在网络媒体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