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母亲,多么神圣的词语,她是多么的伟大!而史铁生写的《我与地坛》中,母亲那坚韧而无声的爱,使作者悟出了生命的意义、写作的意义,更使他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因而能坚强地活下去!这是一篇既抒情又富有哲理的散文,句句情真意切,令人不禁潸然落...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吾于十年级时初遇《红楼梦》便一发不可收拾,后常拿过往自比黛玉。幼时只知其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未曾见过纸版亦不曾购,受遇之时废寝忘食记忆犹新;今日有幸得以二次回顾,竟发现此前吾之认知实乃有误,故作此记。怪道人言,不同年纪,不同过往,对其认知不同,所言甚是...
前言:“朝花夕拾”过后,我们大家能做的,也只能是好好地把握当下的时光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这本书中的每篇文章都是回忆文,全书一共有十篇散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鲁迅先生的书好似一杯浓郁的茶,刚开始品尝时可能会觉得平淡,但读...
假日里,我和同学们一起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被书中那动人的故事深深感动,情不自禁提起笔写下了自己的阅读感受……没想到,我的这篇读后感竟获得了市一等奖!11月的一个下午,我和小伙伴们来到了颁奖学校,激动地站上了颁奖的舞台。当我手捧奖状与奖杯时,心中涌起的是满满的感恩之情...
沐浴着阳光雨露,让我们天天向上!让我们每天提高一点,每月进步一点,每年优秀一点!让我们养成好习惯,锻炼好身体,始终阳光向上!让我们与真善美一路同行,成就美好人生!这是《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开篇中一首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诗歌。周日的午后,我重读了这本书,对真善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心房也随之亮堂、纯澈...
一个活泼可爱又淘气的小姑娘,跟着她的外祖父,在菜园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并玩耍着。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像一只出笼的鸟儿,无拘无束,在属于她和外祖父的天堂里尽情地撒欢。这是《呼兰河传》中的一个简短片段,也是民国才女萧红童年时期的真实写照。是啊,乡村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无忧无虑啊!在祖父的包容和疼...
在我八岁生日时,爸爸送我一本书,《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如今,它是我的最爱。这是一本十分很特别的书。是漫画家丁午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干校”劳动期间写给八岁女儿小艾的信。因为小艾只有八岁,认不了多少字,聪明的丁午就把信的内容画出来。书中六十一封信半是文字半是画,就像今...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不止一次地,妈妈把读书的好处讲给我听。而我,似懂非懂。只知道,读书让我明白:快乐要与人共享,学习要大胆创新,生活要积极乐观……而近期,有一本书在思想上给了我很大的触动,那就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樱花巷,顾名思义就是以樱花闻名的小巷。可是,在凉风习习、落叶归根的秋季,樱花巷的树上,竟然在一夜之间开满樱花!樱花巷瞬间出了名。大家都知道樱花是假的,樱花巷却依然人山人海。果然这其中大有秘密。居然有人说喝药打针就能变聪明,有人花费巨资去上“小天才培训”,还有人疯狂抢购天价&l...
《骆驼祥子》是老舍写的一个讲述了北平人力车夫的故事,在小说的前面部分中,祥子是一个十分要强的人,到最后还是没有脱离悲惨的命运。这个社会并没有因为他的要强、努力而给予他什么。在他刚开始当车夫时,他也不相信命运,他认为通过自己的劳动就能换来自己独立的生活。在经过了三年的努力之后,祥子买来了自己的第一辆车...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着不同的经历,有些如过眼云烟,可有些却能改变人的一生。老舍的这部作品《骆驼祥子》就讲述了旧中国北平城的劳动者,祥子历尽挫折后由对生活的希望到绝望,最后自甘堕落的一生。主人公祥子,本是来自乡下的纯朴青年。他勤奋、善良、纯朴,从农村来到城市,开始拉人力车。年轻力壮的他把多余的钱攒下来,希...
儿子暑假里有一项作业是撰写亲子读书感悟文章,他选的一本书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已经记不起自己最早是什么时候读这本书,对书中的情节也只有一点点模糊的印象,但对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名言还是记忆犹新:“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
燥热的盛夏,温上一壶香茗,捧读《古文观止》,茗香微动间,试看文坛众生,轻叩古人闲远之意境,自有那清凉一隅。一语观止,道尽了这本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至明末中国历代文言文散文典范之作的奇书,其见证中国古文学优秀作品之灿如星辰及其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翻读着一篇篇美文,也翻出了一张张鲜活的面容,他们携着礼义仁智信...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这部由卡勒德。胡赛尼写的名著让我的心灵受到激荡,它竟是这么的让人不忍卒读,有对国家与民族的思考,对善与恶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它更像一个警钟,有振聋发聩之效。在阶级社会里,人一出生便是不平等的。阿米尔一出生便是少爷,理所应当的地享有荣誉,财产和来自一切亲朋...
他主动放弃留在北京工作的机会,主动选择去穷乡僻壤的陕北插队;他不负众望勇挑重担,积极参加农村生产,带领农民为改变生产生活面貌而努力;他放弃给国防部长当秘书的荣光,主动提出到基层去,回到群众之中。他就是我们敬爱的习近平主席。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似乎是目睹了习近平主席在陕北插队时的成长与奉献...